-
上半年国民经济稳中向好 呈现“稳、进、新、畅”四大特点
来源: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发布时间:2025-07-17 浏览 1 次 7月15日,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,介绍202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。上半年,我国有效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,国民经济顶住压力、迎难而上,经济运行总体平稳、稳中向好,生产需求稳定增长,就业形势总体稳定,居民收入继续增加,新动能成长壮大,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,社会大局保持稳定。初步核算,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660536亿元,按不变价格计算,同比增长5.3%。
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在会上表示,上半年夏粮稳产丰收,畜牧业平稳增长。农业(种植业)增加值同比增长3.7%。全国夏粮总产量14974万吨,比上年减少15万吨,下降0.1%。上半年,猪牛羊禽肉产量4843万吨,同比增长2.8%,其中,猪肉、牛肉、禽肉产量分别增长1.3%、4.5%、7.4%,羊肉产量下降4.6%;牛奶产量增长0.5%,禽蛋产量增长1.5%。生猪出栏36619万头,增长0.6%。市场销售增速回升,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形势较好。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458亿元,同比增长5.0%,比一季度加快0.4个百分点。按消费类型分,商品零售额217978亿元,增长5.1%;餐饮收入27480亿元,增长4.3%。全国网上零售额74295亿元,同比增长8.5%。其中,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61191亿元,增长6.0%,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.9%。居民消费价格基本平稳,核心CPI温和回升。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.1%。分类别看,食品烟酒价格下降0.3%,衣着价格上涨1.3%,居住价格上涨0.1%,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持平。在食品烟酒价格中,鲜菜价格下降5.3%,粮食价格下降1.3%,鲜果价格上涨2.7%,猪肉价格上涨3.8%。上半年,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.4%,比一季度扩大0.1个百分点。此外,上半年工业生产较快增长,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势良好;服务业增长加快,现代服务业发展良好;固定资产投资继续扩大,制造业投资增长较快;货物进出口持续增长,贸易结构继续优化,对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进出口增长4.7%;就业形势总体稳定,城镇调查失业率略有下降;居民收入平稳增长,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。
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主要呈现4个特点:一是“稳”的态势持续。观察宏观经济的四大指标,增长稳中略升,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.3%,其中一季度为5.4%,二季度为5.2%,上半年的增速比去年同期和全年均提升0.3个百分点。二是“进”的步伐坚定。保持经济稳定运行的同时,各地坚定不移推动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。三是“新”的动能累积。各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,加大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力度,新产业、新技术、新业态继续保持较快发展。四是“畅”的循环改善。今年以来,为应对外部挑战,我国把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,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扩大内需、促进生产、畅通循环。从统计数据看,人流、物流、资金流都在改善,上半年内需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8.8%,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为52%,是增长的主动力。
盛来运表示,上半年消费市场的表现可圈可点。一是服务消费加快,上半年,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.3%,商品零售额增长5.1%,消费结构中,服务消费的占比在提升。二是假日消费拉动作用增强,春节、五一、端午等节日的消费有目共睹,外出人数创新高。三是部分升级类消费增速加快,人们在解决温饱后,更注重发展和享受型消费。四是绿色消费渐成新风尚,节能家电、智能家电等消费增长仍然较快。五是“中国游”“中国购”持续升温,尤其是免签“朋友圈”扩大以后,来中国旅游的游客更多,也带动了国内消费。六是新的消费模式和业态层出不穷,悦己消费、情绪消费以及一些新的个性化、多元化消费方兴未艾。
上半年的影响因素、消费态势在下半年将会持续。同时,消费政策还会继续加力,下半年刺激消费补贴政策已经在陆续出台,各地将继续出台相关措施促消费。盛来运表示,消费要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要提高居民收入水平,要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。在这些方面,中央政策以及相关部门出台的措施都在继续推进,各地还要进一步落实好中央扩内需政策要求,按照消费提升行动方案部署,进一步“稳就业、促增收”,改善消费环境,增加优质消费供给,推动消费市场持续健康发展。
盛来运表示,从下半年情况看,尽管外部环境还有不少的不确定性,内部结构调整的压力较大,但综合判断,下半年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是有支撑的。
首先,上半年经济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和成效,为完成全年目标打下了较好基础。上半年,中国经济顶住压力、稳定增长,保持稳中有进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,充分展示了中国经济的抗压能力和强大韧性,这种发展态势会得以保持,为完成预期目标打下了扎实基础。
其次,多年来高质量发展大势和实践,凝聚了共识,积累了新动能,推进了经济再平衡,提高了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国坚定不移推进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,推动中国经济取得历史性成就、发生历史性变革。现在,国内外形势倒逼经营主体加快调结构、转方式,推动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。从现实的因素看,一些先行指标和积极因素都在改善,显示出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势头。从生产来看,服务业经过多年转型后,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在提升。三次产业中,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59.1%,对GDP增长贡献率超过60%。从近几个月的先行指标看,服务业景气指数持续保持在50%以上的扩张区间,意味着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,经济增长中占比较大的产业会持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。从需求来看,消费是经济增长的“压舱石”、主动力,下半年在消费政策的推动下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,对经济增长的“压舱石”作用会继续显现。从出口来讲,我国实行多元化对外开放,构建多元化贸易格局,对单一国家的贸易依存度下降。上半年我国进出口增长2.9%,显示出贸易的韧性。从新动能发展来看,新动能继续成长,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模式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速度。基于这些因素,综合判断,下半年中国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是有支撑的。
第三,宏观政策协同发力,将为经济稳定运行保驾护航。今年以来,我国实行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,发挥了托底作用。按照中央要求,近期有关部门加快推出下半年政策,继续为经济稳定运行发挥关键支撑作用。同时,有关部门也表示,中国的政策“工具箱”丰富,也在加强政策储备,将根据市场变化适时推出。
盛来运表示,基于以上支撑因素,中国经济下半年会继续保持稳中有进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。下一阶段,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,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,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,进一步做强国内大循环,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不确定性,推动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。
- 上一条: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上调2%!详细调整看这里没有了!下一条: